1: 計數題
每年的計數題都是小災區,只要題目稍為扭轉一下,考生就中伏了。常見的計數
例如2018年這題:
又例如2017這題,當中有一個小小的伏位,令很多本來胸有成竹的考生中伏。
2: 抽象概念題
對於考生來說,沒數字、沒圖表可能更大伏,因為大家腦內補完不到那片言隻語如何用圖表或數字表達。
抽象概念最常見的死位1: 邊際利益、邊際成本、總收入、消費者/生產者/總社會盈餘;
死位2: 競爭需求/供應、聯合需求/供應物品價格改變對另一物品需求/供應/總收入的影響。
死位3: 「以下哪項與需求定律不符」,大家對於相對價格的理解仍然很容易中伏。
死位1的例子是2019這題:
3: 圖表題
每年宏觀經濟的圖表題都不會令大家失望,總會有大量考生中伏。最常見的錯誤是分不到Y軸代表的是百分率還是絕對數值,以及不明白當變動率下跌但仍是正數的時候,代表數值仍然在上升,只是上升放緩。
例如2016這題:
4: 「你睇我唔到」題
很多時候,一些涉及香港實際狀況的題目,或者暗藏魔鬼細節的題目,大家都會很容易鬼掩眼答錯,例如香港稅制、金管局功能、聯繫匯率等。
例如2018這題
5: 新類型人題
考評局有鑑於大家操題型操得太熟,傳統題型不能分到高低,所以不時會給大家一些新題型挑戰。這些題型通常是超越大家最熟悉的題型,又或者表面上是常見題型,但有魔鬼細節是有心伏大家的。
例如2017這兩題:
6: 「老師有教但你忘記了」題
有些細節位,老師一定有教,但因為past paper少問,所以大家會忘記了。
例如2020這題:
MC中伏題當然不只上述這些,歡迎跟我上課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