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Econ的「貼題」有兩種,一種是貼課題,一種是貼題型。
貼課題的要點是,2024年的DSE卷,其實在2023年尾之前已經出完,所以Paper 2(問答題)會涉及的重大經濟新聞議題最大機會是2023年尾前發生的事。
至於題型,每年的Paper 1 MC 和Paper 2 都有一些99%機會必出的題型,那些題型只要做過10年或以上past paper 的學生大約都會知是哪些。例如機會成本題、計算國際貿易和存款創造、需求供應圖、ADAS圖等等。
至於不是年年出的題型,基本上原則就是上屆出過的今屆機會會小一點,例如需求供應裡面的五種政府干預,每年會出一種,上年出過的下年出的機會較小,僅此而已,所以負責任的考生應該五種干預都溫到滾瓜爛熟。
我不敢肯定必中,但這些新聞議題,大家熟悉的話,考試時便有備無患。
以下以我的2024 DSE的熱門經濟新聞 (不斷更新中):
1. 垃圾徵費(都市固體廢物徵費 Municipal Solid Waste Charging)
第一個介紹的是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官方網站另一個寫法是垃圾徵費),官方英文叫法是Municipal Solid Waste Charging (MSW Charging)。
根據計劃,收費分為「按袋」和「按量」兩種。
按袋:所有掉去垃圾站或者由私營收廢物收集商以壓縮式垃圾車收集的垃圾,都是按袋收費,即是掉垃圾的用戶必須規定要自行購買指定垃圾袋。(如圖)
按量:廢物收集商以非壓縮型垃圾車收集的垃圾,則會在堆填區或垃圾轉運站按重量收入閘費。
涉及的DSE考試題目:
1. 負界外效應(Negative externalities)
- 這計劃可以如何減低丟棄廢物造成的負界外效應導致的效率損失(economic inefficiency)問題?
- 評估(evaluate)或討論(discuss)這計劃是否能有效改善負界外效應問題(例如其有效性、局限、涉及的成本等), 通常與另一個可能的方案比較
- 以持份者(stakeholders)角度評論此計劃 (通常與另一個可能的方案比較)
2. 需求與供應 Demand & Supply
- 計劃令某些產品或服務生產成本上升,如何影響它們的總收入(total revenue),這涉及需求彈性問題(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3. 稅制
- 垃圾徵費具有累退稅(regressive tax)特性,考生需要解釋為甚麼
- 以Adam Smith的稅務原則評論此計劃
4. 當然,還可以有不少其他課題可以出,例如生產要素、市場結構、公平性、GDP、ADAS都有可能,大家要識得靈活執生。
2. 長者2元乘車優惠(Public transport fare concession scheme for the elderly)
長者2元乘車優惠(Public transport fare concession scheme for the elderly)被指開支急速上升,其中一個原因是資格由65歲放寬至60歲,而且包括的公共交通工具種類增加。
這優惠的原理是合資格長者(計劃全名包括傷健人士)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不論票價,一律只需支付2元,差額由政府支付給營運商。
這種優惠在DSE課程裡面,可理解為生產津貼,令收費減低到2元。考試時為簡化題目,通常會假設為從量津貼,們如案例只描述某一條巴士線。
這種政策題,是DRQ連14分題的常見議題,14分題會給考生兩個政策,要求他們比較兩個政策對不同經濟變量(variable)的影響,或者不同持份者(stakeholders)對兩個政策的偏好,並加以舉例及解釋。
長者乘車優惠可以出的題目包括:
需求與供應(尤其是津貼) Demand &supply (esp subsidy)
需求定律(為什麼長者有優惠之後比例上會更多搭短途車) Law of demand
公平性 Equity
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市場結構 Market structure
財政政策 Fiscal policy
勞工流動性(很多60步以上長者仍在工作) Labour mobility
界外效應 Externalities
3. 三隧收費新安排 (Toll Plans for Road Harbour Crossings)
雖然紅隧+西隧調整收費建議在2020 DSE出過DRQ,但這次的收費改變跟2020年出題時很大改變,所以再出Paper 2問答題一點也不出奇。
可以出的課題包括:
需求與供應 Demand & supply - 替代品、需求彈性、短缺及盈餘
經濟效率 - 減少塞車代表的短缺及西隧使用率較低代表的盈餘造成的淨損失 (Deadweigh loss)
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減少塞車的界外效應 Externalities
公平性 Equity
4. 歐美央行利率與通脹 (Interest rate and inflation)
歐美的中央銀行加息壓制通脹已經出過不止一次,包括2023年DSE,不過仍然需要留意,因為這是貨幣政策的重要案例。
2023年考評局還在出卷的時候,美國聯儲局、英倫銀行、歐洲央行還在加息,務求令通脹率被壓至約2%的目標。
相關題目:
宏觀經濟問題Macroeconomic problems - 通脹、失業、經濟週期
貨幣政策 Monetary policy - 加息如何影響AD,從而降低通脹率
比較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與貨幣政策的異同
5. 中國汽車出口量超越日本
有前輩說過,他預計將來的DSE考試,一定會有一些正面的中國內容。
2023年的中國經濟正面消息,我想到的是中國汽車出口。
2023年的相關報導有兩次,一次是上半年,一次是12月。12月的新聞不會用來出卷,所以我引用了日經中文網8月的報導:
「中國在2023年1~6月的汽車出口方面首次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這是繼1~3月之後再次超過日本。純電動汽車(EV)等新能源汽車出口占整體的25%。除了日美歐汽車廠商撤出的俄羅斯之外,中國對歐洲的出口也有所增加。在中國國內消費疲軟的背景下,中國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影響力有可能進一步提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主要企業的汽車出口量在1~6月同比增長76%,達到214萬輛。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同一時期的日本的汽車出口量為202萬輛(同比增長17%),中國首次超過日本。」
另外,路透社引述企業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說,2016至2022年間,中國當局對純電動與混合能源汽車的補貼達570億美元,令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生產國。
相關的DSE課題包括:
需求與供應 demand & supply
政府干預 - 歐美計劃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關稅,以對付中國對電動車產業不公平補貼
政府干預 - 中國被指對電動車產業提供補貼
生產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
短期及長期生產 short run and long run production (尤其是長期生產的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GDP
財政政策 (fiscal policies) - 中國政府向購買電動車國民提供稅務優惠
總需求及總供應(AD AS model) - 例如Tesla在上海建立其最大的廠房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收支及匯率 (BoP & exchange rate)
6. 2023年中國青年失業率創新高
2023年中國青年失業率創新高,然後官方停止公布相關數字。後來再公布的數字大幅回落。
這新聞幾乎不可能在今時今日的DSE Econ考試見到,所以我揀了4月1日貼出來。
相關議題:
生產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
勞工市場供應及需求 Labour market - Demand & Supply
宏觀經濟問題-失業 Unemployment
ADAS模型
財政政策 Fiscal policy
貨幣政策 Monetary policy
7. 香港中產流失 - 政府開設「高才通」及其他輸入人才計劃
隨著大量中產家庭離開香港,政府開設高才通計劃及大量增加其他輸入人才計劃名額。
大量中產流失對於經濟及勞工市場的影響,是否能以輸入人才解決? 這將是個值得研究的題目。
2021年DSE的DRQ已經出過輸入專才政策,所以估計再出DRQ的機會較低,不過仍然需要留意,尤其是有關勞工市場及LRAS的題目。
相關議題:
生產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
勞工市場供應及需求 Labour market - Demand & Supply
ADAS模型 - 總需求AD 及 長期總供應 LRAS
8. 中港禁止日本水產進口 (China and Hong Kong's suspension/ban of Japanese seafood imports)
2023年8月,中國宣佈禁止日本水產 (fishery products / aquatic products) 進口,而香港則禁止日本10個都縣水產進口。
因為禁止進口,日本對中國的水產出口明顯減少(因為8月開始停止進口,所以圖中數字不是零),不過出口香港的水產反而大幅增加。
估計原因包括香港作為日本水產第二大出口地,需求仍然強勁,所以被點名的10個都縣以外的水產仍然可以進口香港,而且日圓大跌,香港進口日本貨品數字增長。
相關課題:
- 需求與供應 Demand & supply
- GDP
- ADAS模型
- 貿易障礙 Trade barrier
- 國際收支平衡 Balance of payments
- 匯率 Exchange rate
9. 人工智能發展對經濟的影響 (Eff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Economy)
2023年財經新聞最熱門的關鍵字肯定是AI。 AI科技的急速發展,相信同學也感受到,例如找ChatGPT「問功課」。AI發展對生產力以致ADAS的影響、AI服務需求帶動晶片及配套投術的需求、AI相關技術及硬件的收購合併和市場結構等等,都可以是出題目的題材。
相關課題:
需求與供應 Demand and supply
生產要素 Factors of production
廠商的擴張 Expansion of firms
市場結構 Market structure
內部及外部規模經濟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市場結構 Market structure ADAS
財政政策 Fiscal policy
10. 劏房租務管制 (Tenancy Control of Subdivided Units)
劏房租管由2022年1月開始生效,根據法例,劏房加租不得超過10%,而且業主不得濫收水電雜費。
相關議題:
需求與供應 - 價格上限
市場結構
界外效應 (例如改建住宅或工廈作劏房對大廈安全的影響)
相關閱讀: 2023年DSE ECON熱門議題(及試後回顧)
相關閱讀: 2022年DSE ECON熱門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