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前頭,我分享的溫習心得是老生常談,但往往知易行難。
中四至中六的溫習節奏
首先,你的溫習準備態度和節奏,應該隨著離DSE的距離調整。
中四至中五初期,最重要是保持不要落後,經濟科跟數理科有點類似的地方,是不明白的內容會累積,某個課題卡住了,會影響後面。例如需求供應掌握得不好,大半個微觀經濟都會出事,而ADAS和貨幣供應,則會影響到大半個宏觀經濟,所以這些重要concepts,一定要清。
由中五中期開始(更搏盡話升中五便開始),便要開始進入備戰狀態,開始增加溫習的密度和深度,開始要重複地操練較弱的題目。
到了升中六的暑假,你學校基本上已教完大部份內容,你已經開始能夠操練大部份誇課題的DRQ題目,而因為中五課程比中四深,所以在這個暑假開始,你應該更努力清中五的concepts。
到了中六,你開始進入全面備戰階段,在學校教完所有必修部份之後,你應該開始做每一年的past paper和坊間的MOCK卷,一年一年地做,熟習完成整份卷的感覺。到考學校MOCK的時候,你大約整個課程已溫過一次,做過起碼幾年past paper。
不過,考MOCK時未100%準備好是正常的,你的真正最後直路衝線是MOCK後的study leave,這段日子,你將會天天不斷溫習、做卷、對答案,直到正式DSE。這段日子會很不容易捱,所以保持穩定的飲食、作息、溫習時間很重要,最忌是一曝十寒式溫習,即是溫通宵然後頹兩日那種。
溫習的方法
經濟科和數理科相似的地方,是很需要理解和操練題目的。
我建議的溫習流程是:
溫某一課題的筆記和書>做該課題的練習題>對答案>大致掌握到之後做該課題分類的past paper>對答案(卷一MC對題解,卷二對marking scheme和網上的lv 5樣本)
溫習筆記和課本的時候,建議大家準備一本喜歡的筆記簿,溫習時記下屬於你自己的筆記,點列重點之餘,更重要是所有考試要畫的圖表,在筆記簿裡面再畫一次。當內容經過你的腦袋再由你的手寫下來,記憶會比只看書深刻得多。
關於做練習題和past paper,我有個重要建議: 不要在題目上直接寫答案,找一本筆記簿寫下答案,保持你手上的題目乾淨,做錯或不明白的題目就圈起來。
這樣做的原因是,題目是需要翻做的。你做過一次的題目,過了一兩個月便會忘記。臨到測驗考試之前,你重做題目便好像做新題目中一樣,如果時間有限,就只做你之前圈起做錯或不明白的題目,再對答案,做到識為止。
到了中六,已完成整個課程後,你可以整份卷做,跟上面的流程一樣,做完對MC題解和marking scheme,不明白的問到明白。
能夠這樣重複地做卷,基本上成績不會差到哪裡去。
當然,知易行難,逃避可恥但其實無用。
要戰勝拖延症,請參考以下連結: